本文摘要: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欠债的计税基础。资产、欠债的计税基础简直定,与税收法例的划定密切关联。企业在取得资产、欠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历程中,盘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欠债的计税基础。资产、欠债的计税基础简直定,与税收法例的划定密切关联。企业在取得资产、欠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计税基础,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历程中,盘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某一资产欠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一)牢固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牢固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折旧(二)无形资产1.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划定有关研究开发支出区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用度化计入当期损益,而开发阶段切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企业开展研发运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用度,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划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再根据实际发生额的75%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根据无形资产成本的175%在税前摊销。另外,会计准则中划定有破例条款,即如该无形资产简直认不是发生于企业合并生意业务、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不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该种情况下,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对于会计与税收划定之间存在的暂时性差异不予确认,连续持有历程中,在初始未予确认时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规模内的摊销额等的差异不予确认。Tips:如果会计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均切合税法例定,那么每期纳税调减的金额均为会计计入用度(研究阶段的支出、开发阶段不切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及形成无形资产后的摊销额)的75%,形成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75%。2.无形资产在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主要发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摊销年限、预计净残值的差别以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1)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2)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实际成本-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法累计摊销(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更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更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更损益)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更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股权投资)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更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计税基础:取得时的成本(四)其他资产因企业会计准则划定与税收法例划定差别,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
1.接纳公允价值模式举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计税基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与牢固资产或无形资产类似)2.将债券(通常为国债)作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本金和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计税基础:在不计提减值情况下与账面价值相等。
本文关键词:注会,学习,日记,资产,的,计税,基础,所得税,开云平台官网入口
本文来源:开云平台官网入口-www.lggggs.com